时间:2022-10-09 16:00:01 | 浏览:268
01
尘埃落定,京东收购德邦
最近,网传京东要收购德邦的消息一直传得沸沸扬扬,1月6日,传闻京东已经收购德邦,但德邦当时给出的回应是“消息不实”。
而到了3月2日,据媒体新言财经报道,近期京东已经完成了对德邦的德邦快递的收购,并且还有一份流传的消息截图,显示德邦内部已经官宣了收购消息,德邦快递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将退出,京东将委派高层接手。
针对这一消息,京东方面暂未回应,德邦则回应称一切以公告为准。这次德邦并未否认,意味着被京东收购已经是尘埃落定的事实了。
成立于1996年的德邦快递,称得上是国内物流行业的元老级玩家。此前,德邦一直都有“零担之王”的美誉,正是因为其依靠快运起家,并推出了汽运、卡航、大票以及整拼车等零担业务模式。
2013年,国内快递业务飞速发展,传统零担业务市场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德邦也进入转型,上线快递业务,推出了“3~60公斤免费上楼”的大票快递服务,试图抢占快递重货业务市场,并加速推进快运业务。随着快递业务在其收入占比中越来越高,2018年,德邦物流正式改名为德邦快递。
虽然德邦的快递业务收入占比在提高,但实际上优势并不大,其市场份额不到1%,再加上原先依赖的快运市场被安能等新玩家侵蚀,德邦快递的整体业务营收也不断下滑,有数据显示,2020年,德邦快递营收100.82亿元,但收入增速却为-6.5%。
营收进入下滑阶段,再加上整体环境和内部调整的影响,德邦2021年的成绩可谓是上市最差,在1月28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中,2021年德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3.8亿-4.9亿元,同比减少67%-87%,2020年同期为5.64亿元。
2月28日,德邦董事长崔维星“一顿痛哭流涕向大家告别”,同一天德邦股份停牌,董秘宣布德邦将被收购,而京东接手德邦,早就是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
此前就有京东物流的人士称,其实在2019年前后双方就有接触,因为京东一直在通过收购来强化其物流板块,尤其在快运这一领域,正好可以和德邦形成互补。
2
曾经的零担之王,何以跌落神坛?
从零担之王到被停牌和收购,德邦快递之所以跌落神坛,根本原因就是从快运到快递的转型失败了。
在物流行业中,快递是当下大众最为熟悉的业务,而零担则是物流中与快递并驾齐驱的另一条赛道,和快递相比,零担的优势在于能够托运大宗零星物品,而快运作为零担模式中的一种,一般针对大宗零散货物,价格较快递更低,但能够实现像快递一样快和门对门服务。
而快递一般是小包裹运送,从大票到小包裹转型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要实现门对门服务,对下沉网点的覆盖有着更高的门槛,相比起电商起家的顺丰、京东、通达系快递平台而言,做了多年零担的德邦在网点覆盖率上要弱很多。
德邦在转型的道路上选择了大票快递,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面临来自快运和快递的双重挑战。在快运方面,不仅有以安能为代表的加盟制快运网络崛起,很多快递巨头也入局这一赛道,并且优势要高于零担转战快运。
押注大票快递的德邦并没有占据优势。很多快递巨头承接电商业务,通过多年布局,下沉网点覆盖和服务上更加成熟;而加盟制快运中,同样以快递+快运为主要业务的安能开创了中心直营+网点加盟的模式,迅速拓展快运网络,并优化物流系统,降低直营建设成本,在价格上取得了优势。
而德邦的直营模式,虽然也在偏远乡镇的确采用了类似加盟网点的合伙人模式,但这些网点依然采取直营式的管理机制,相对运营成本较高,合伙人也没有那么灵活,并且在揽收和派件上受货量限制更大。
此外,德邦在大票快递业务上的定位并不清晰,没有差异化的优势,在市场份额也不占优的情况下,德邦注重服务和性价比,运营成本升高,价格却保持相对稳定,这对德邦的营收非常不利。
保守的竞争策略下,德邦虽然能够凭借快运的家底稳住货运量,但从2017年起,随着顺丰快运、安能物流、壹米滴答等快运同行的快速增长,德邦在货运量上的优势也逐渐隐去。
在国内物流越来越“卷”的行业背景之下,德邦作为老牌物流企业,想要在这片红海中杀出,就必须进行创新,但德邦已经错失了电商带来的红利,转型之际还遭逢安能、壹米滴答以及快递巨头的侵蚀,在需要攻防并重的时候,德邦被迫选择了保守。
此外,更有网传言论认为德邦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不足,内部管理体系存在不合理性,虽然没有明证,但在外界眼中,德邦无疑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并因此最终转型失败。
03
京东补上快运短板,压力来到顺丰这边
即使在业务上陷入绝境,但德邦在快运上多年的积累,在这一赛道上依然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而京东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经过多年的耕耘,再加上电商红利和自营体系的完善,京东的自建物流已经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收购跨越速运,最近还与达达集团深化合作,目前在常规商品的远距离物流和同城配送业务上的布局已经日渐成熟,但在快运上则不尽人意。
收购德邦可以很好地填补京东物流在快运这一业务上的短板,承接德邦在快运业务上的经验和网点布局,京东物流的布局将更加完整,对竞争对手而言这次收购带来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一直以来,京东都将顺丰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刘强东甚至曾认为,未来国内的物流行业可能只有两家快递公司活下来,一家是京东,一家是顺丰。可见京东对顺丰的重视程度。
顺丰和京东虽然在模式上有所差异,但在国内的口碑和增长一直都非常引人注目,在中高端市场,无论是快递还是快运,顺丰都是京东最为直接的对手。而顺丰在快运业务上拥有顺丰快运和顺丰捷达,在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上都铺开网络,因此在快运这赛道上,相比京东,顺丰在市场份额上早已遥遥领先。
京东收购德邦后,在快运网点和人员规模上将迅速成长,这对于顺丰而言并不是好事,对于快运赛道乃至整个快递行业而言,也将带来新的变局。
作者:航叔
编者按:数字化、精装修、装配式装修……2021年,巨浪来袭,家装建材行业经历了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链需求的爆发,以及后疫情时代用户需求变革,家装建材行业正从量变走向质变,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探究如何破解进一步增长的难题。岁末年初,红网家居特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杨光)一、稳增长仍为近期主要投资逻辑1.1 社融、专项债开年红,稳增长仍为近期主要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稳增长信号,各部门积极落实稳定基调。202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 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
统计备注:1. 本统计暂未纳入装修装饰公司2. 金额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人民币3. 所有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最新年报4. 敏华控股、皇朝家居年报数据单位为港元,本表格分别按各企业财政年度最后一天港币兑人民币汇率进行换算(敏华:2022年3月
中商情报网讯: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在国际上也称为“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建材不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一、产业链绿色建材上游包括铝合金
2022年的五个月,并没有对行业很“友好”,反而是不断在打击着行业所有企业和从业者的心灵,虽然如此,但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度过了2022年的春天后,行业中显现了哪些趋势?这些趋势会给家居建材行业怎样的发展讯号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整理整理。趋
1、Q3建材板块收入业绩压力仍大,期待Q4基本面回暖。公司未发布22Q3三季报,从已经发布报告的公司情况来看,22Q3整体收入同比下降36.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3.1%,单季度毛利率19.1%,同比下降了6.7pct。2、传统建材龙头
“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的情况很不错,在快速增长,6月开始趋于平稳,现在还很难预计下半年的情况。这可能是分水岭,企业如果能着力打造好的设计、材料、制造和渠道,下半年的情况也不会差。”霍尔茨家居总经理赵崇联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日前,广州迎来战
“如果单纯依靠原材料来发展红木家具,那么整个行业都会死。”2015年,面对市场遇冷与行业洗牌加剧,福建贡品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福星如此对记者感叹道。从高歌猛进到缓慢停滞,尽管仍旧可以维持现状,但林董事长对之后的行业前景,并不抱有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