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6:26:49 | 浏览:4731
注:本文作者为杨俏与黄修泰。
德邦从2019年开年以来,似乎进入了水逆的漩涡。
2019年8月,德邦因“其将客户称之为价值15万元包裹当垃圾销毁只赔付300元”的消息在微博上引发关注,德邦便由此被推上了社会舆论的浪尖。之后,CCTV-13新闻频道的《新闻1+1》也提到了快递的托付,如何不被辜负。
事后,德邦快递官方微博发布了声明,表示德邦快递认定系快递员工作失误造成事件发生,承诺将合情合理合法理赔,并就此事面向公众进行了详细通报。
声明最后,德邦官方表示将总结反思,承认自身管理及业务流程存在瑕疵,将认真梳理业务流程,在全国展开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杜绝类似事件。
快递专家赵小敏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了这么重大的矛盾,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最近一两个月的业绩。虽然德邦此次事件一点也不复杂,但处理过程中,暴露了德邦的理赔制度、反馈渠道、决策机制等所有链条的缺陷,造成如今的舆论危机。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损伤是最大的损失。
而对于德邦而言这样的损伤已不止一次,理财产品暴雷、业绩下滑等都给德邦“抹了黑。”
专注于托付大包裹快递的德邦,未来还值得托付吗?
对于德邦而言,2019年仿佛是“水逆之年”,除了一系列负面事件发生外,市值也跟着不断下滑。亿欧物流9月25日查询雪球显示,德邦最新市值为132.29亿元。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月15日,德邦股份市值约148亿。
如今,2019年已过半,德邦市值蒸发了近16亿元。可想而知,德邦近几个月以来不断的“负面消息”影响到了自身的业务发展及资本状况。
德邦2018年1月16日成功登陆上交所。德邦是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在当时从事高端快运业务且能覆盖全国范围的企业相对较少,而德邦专注于国内公路快运,拓展快递业务。同时,德邦的直营网络、自有车辆与外请车辆相结合的经营策略也使得其在公路零担物流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上市之后,德邦不断做出调整措施聚焦在大件快递领域。2018年7月,德邦物流正式宣布更名为德邦快递,将以全新服务开启大件快递新篇章,同时,德邦更名后也推出了大件快递产品——大件快递3-60kg;2019年3月,德邦启用全新升级的品牌视觉形象,凸显上至60kg,100%免费上楼的大件快递服务。可见,德邦在大件快递领域的“良苦用心”。
细看德邦近几年以来的业绩情况。从2015年至2018年,德邦无论是在营收方面还是净利润方面的金额都在稳步上升。然而细看数据增长率,营收增速从2016年开始缓慢下滑,净利润增速从2017年开始下滑。
可见,德邦的上市并没有为其营收及净利润带来更多的优势。更为“滑稽”的是,德邦在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一季度盈收竟大幅下滑。德邦2019年5月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9.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亿元,同比下降230.82%。
与此同时,德邦快递还存在负债率高、现金流恶化等问题。此次,净利润下滑直接导致4月30日德邦股价出现跌停现象,当时股价为16.38元/股。盈利不增反减,是导致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
8月29日晚间公布的德邦半年报也显示,2019上半年,德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下降65.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3万元,同比下降99.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3亿元,同比下降75.39%。半年度的业绩指标几乎都是同比下降的。
再看德邦具体业务营收情况,德邦的营收主要来源于3方面,快递、快运及其他。上图可直观反映,德邦2017年至2018年快运营收减少,2018年快运营收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3.8%,快递营收大幅增长,2018年快递营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4.5%。
8月29日公布的德邦2019半年报显示,快递业务营业收入为66.77亿元,同比增长49.86%;快运业务营业收入为49.92亿元,同比下降9.70%;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为2.23亿元,同比增长5.86%。
快递营收大幅增加,快运业务逐渐下滑,这与德邦在2018年年报中曾提到的“德邦将保持快运业的领导地位”背道而驰,以目前下滑走势,该怎么保持?本提倡聚焦大件快递的德邦,并将其作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德邦却在“大件”上貌似栽了大跟头。
不过,针对业绩下滑、股价下跌、公司未来继续发展快递业务等问题,9月26日,德邦在2019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中做出回应。
德邦股份董事会秘书缪衍回应称:“资本市场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目前全面发力大件快递业务,处于投入期。短期来看,公司整体毛利率随着快递收入占比提升有所下滑。但是长期来看,随着快递业务规模效益的逐步显现,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
德邦每年都在加大自身科技研发投入,德邦2019半年度财报显示,从2016年至2019上半年,研发投入均为2.94亿元、3.52亿元、4.17亿元、2.36亿元。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德邦具有智慧场站、数字孪生、货在哪、的卢系统等智能管理系统;在运派送方面,德邦具有智慧收派、智能语音、大小件融合分拣、第二代PDA、德邦小D PLUS等智能设备。
但这些科技投入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由上图可明显看出,德邦在2019年4月至7月中,申诉率远高于其他几家上市快递企业及快运市场的速尔、优速等玩家,申诉率一度居高不下。
众所周知,电商业务的迅速发展推动着快递行业的崛起,电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促使线上还未形成较大规模的大件商品也快速进入到电商时代,其配送需求在收寄两端日益加强。
正所谓,大件电商化、零担快递化、业务综合化都在推动着大件快递的快速发展。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件配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800亿元。
现如今,德邦不仅陷入自身业务的水深火热之中,还面临着外界的夹击。中国物流协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接受亿欧物流采访时表示,快运是德邦的守地,快递是德邦的攻地。快运对德邦来说仍是营收基石,但公司目前面临快运市场存量空间被蚕食,快递市场增量空间面临消耗战。
德邦左脚所踩的快运市场,还是碎片化资源构筑的沙滩,脚跟并不容易站稳,不仅有顺丰、中通、韵达等快递巨头跨界蚕食,还有壹米滴答、德坤物流等新锐企业在团结区域小霸王和专线资源来争食,这引发的此消彼长,势必影响德邦在快运市场的增量。右脚踩入大件快递市场并非无人区,像顺丰、百世等头部企业均较早发力大件快递,但因为利润率等问题,步伐谨慎。
快递企业布局快运业务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顺丰,顺丰2019年6月斥资500万元成立了深圳顺丰快运公司,此前2018年3月收购了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并建立“顺心捷达”快运业务独立品牌。
如今顺丰财报也表明了顺丰快运业务定位高时效、高质量及高服务体验的中高端市场,顺心定位中端快运市场,两者相互结合发展快运市场。2019年上半年顺丰快运业务实现营收50.72亿元,同比增长46.99%。仅顺丰众多新业务中的一项快运业务营收便超过了德邦快运营收。
中通快运2019年8月发出消息称,正式上线电商件。意味着,消费者可通过网购平台购物,商家接单后下订单选择中通快运承接该物品,完成运输。中通快运电商件根据公斤段划分为5-50KG、50-200KG与200KG以上三个类别。
韵达2017年营业收入99.86亿元,快运服务收入为2270.28万元;2018年韵达营收138.56亿元,快递服务收入120.21亿元,快运服务收入5.38亿元。现如今,2019年5月韵达剥离了运乾物流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不过依然享有运乾物流的发展收益。
百世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营收68.75亿元,货运服务营收9.88亿元,同比增长29.5%,2018年二季度总营收88亿元,快运营收13亿元。其他公司均未透露快运业务相关数据。
杨达卿表示,国内快递市场整体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低价消耗战仍在持续,通达系的规模化扩张背后即充满着低价消耗战的硝烟。
显而易见,低价消耗战必须依托大规模业务增量来对冲损失。
德邦在快递市场还未建立主渠道优势,相对来说竞争压力大。在没有全面实现高时效、高品质的时期,很难从大件市场领先受益。
在群雄竞逐的市场,如果一个企业只是领先一步,很容易被对手重新拖回低价消耗战,领先十步才可能获得优势。要获得领先优势,德邦需要借助资本杠杆,提高服务品质和体验。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德邦前有猛虎,后有追兵,元气大伤。
杨达卿认为,这或许是德邦跨界必须忍受的煎熬,安能、远成从快运跨界快递后,因难以维系高成本的消耗战,已经从快递市场退场。
德邦的跨界相对成功,但快递市场的资本消耗,也意味着德邦需要稳妥采用资本杠杆借力攻市。德邦在快运市场的高品质服务是其优势,这个高品质服务来自于阶梯型,具竞争活力的直营人才梯队。大环境好时,好歹都能赚到钱,大环境不好时就看如何保持团队竞争力。
尤其对于现当下的德邦而言,转型向来不易,不止是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还需要依靠自身的人才+团队竞争力挺过转型阵痛期。
7月2日晚上,一向低调鲜有营销活动的德邦突然在北京“水立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2018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上,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宣布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将以大件快递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未来三年我们将每年投资35亿元,用于构建大件快递的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零担老大”德邦物流正试图撕掉身上贴了22年的“零担”标签。7月2日,德邦物流在北京正式宣布更名为“德邦快递”,宣告了公司的战略转型。不过,区别于靠中小包裹成长起来的“通达系”(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快递公司,德邦聚焦的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邓晓蕾 随着电商渗透的深化,中国零担快递化的演进愈发明显,大件快递逐渐成为运输市场的“刚需”。而国内快递行业普遍存在的“大件歧视”现象却使得大件快递需求难以充分释放。7月2日,在德邦2018战略发布会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02日讯证券时报记者 王君晖“大件歧视”在快递服务中司空见惯,这一现象有望得到改观。7月2日晚,德邦物流在水立方举办战略升级发布会,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维星表示,德邦物流将更名为“德邦快递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李兴佳 发自北京7月2日晚,德邦2018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现场,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维星按下大屏幕下的电子按钮,宣布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同时推出大件快递的新产品战略升级。一直以来,大件商品在仓储和运输端
【卡车之家 原创】7月2日,德邦在北京水立方举行了德邦2018战略发布会,德邦物流也正是更名为德邦快递。其发布会主题为大件快递,大有可为。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维星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维星在发布会上讲到,德邦将重点打破大件快递
时隔4个月,京东物流收购德邦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7月20日,德邦股份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关于豁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性股份限售承诺的议案》及《关于豁免公司实际控制人自愿性股份限售承诺的议案》获得超99%股东的同意票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蒋永霞)在快递企业都争相向综合物流商转型的时候,本身拥有二十多年综合物流背景的德邦物流竟然不走寻常路——身为“零担老大”的德邦要跳转为快递公司。7月初,德邦物流在北京正式宣布更名为“德邦快递”,它以物流转向快递的直
2日晚,“大件快递 大有可为”德邦2018战略发布会上,德邦物流正式宣布更名为德邦快递,并重磅推出了行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大件快递产品——大件快递3kg至60kg。同时透露,未来三年,德邦将每年投入35亿元,用于构建大件快递的整个运营配送体
7月2日晚间,在德邦2018年战略发布会上,其董事长崔维星宣布,“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崔维星现场表示:“大件快递市场是一个千亿级市场,零担快递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要让中国没有难送的快递。”
1996年成立至今,德邦快递已经走过了整整26个年头,这期间,中国物流行业经历了从萌芽到蛮荒式发展,再到竞争加剧以及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的阶段,德邦快递是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26年时间里,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德邦快递持
来源:读特视频地址获取中..请稍后广告剩余:-S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接近尾声,“尾款人”即将结束“战斗”。但是对于大件商品的购买者来说,发货时间、送货安装等问题为此次“双十一”平添了一份忧虑。如何破解大件快递这个难题?11月12日,记者实地
预售鸣枪,快递开跑。一年一度的双11已经来临。相比往年,今年双11也有了新变化。比如,由于今年双11预售期相较于去年提前4小时开始,促销峰值期和发货时间均缩短,货量相较于去年也有大幅提升。11月2日,物流指闻在德邦快递北京转运中心看到,随着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刘雪梅作为长期深耕上市公司领域、关注新经济发展的财经专业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旗下智慧物流研究院、每经未来商业智库自2020年10月起,每月定期推出中国快递物流健康监测报告。我们试图构建以邮政为核心的行业数据、以统计
雷帝网 雷建平 5月7日报道德邦快递日前公布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德邦快递2019年营业收入259.22亿,同比增长12.58%。分业务来看,德邦快递的快递业务营业收入146.67亿元,同比增长28.69%,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快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