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6:30:10 | 浏览:28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立志做 “大件中的顺丰”,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603056.SH,以下简称“德邦”)的包裹越来越小,加速从过往的“快运+”转化为“快递+”。
2018年报显示,成立了近5个年头的德邦快递业务首次突破100亿大关,年营收达到11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86%。业务量亦从2015年的0.6亿票上升至2018年的4.47亿票,三年复合增长率86%,高于快递行业整体收入增速。
虽然快递业务增长趋势亮眼,但其此前核心快运业务营收却出现了缩水。受德邦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及整车业务战略调整的综合影响,快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76%,同比增长54.21%的总业务量和同比增长13.15%的总营业收入,多由快递业务的增长提供。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快递业务规模的扩大,由于采取直营模式,德邦人力成本也急剧上升。年报显示,其人工费用及运输费用两项成本合计占本公司营业成本的81.77%,其中,人工成本合计约为97亿元,同比增长21.98%。与此同时,德邦股份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变脸,净利润-4905.39万元,同比下降149.14%,每股收益-0.05元。
值得一提的是,德邦上市一年来遭遇人事大变动,公司多位元老级别的高管离职。此外,在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德邦的排名也较为靠后,在快递上市公司排名垫底。
长江商报记者针对相关问题发送采访函到德邦方面,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一季度亏4900万同比降149.14%
德邦股份于2009年成立于上海,去年1月1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了继顺丰和“三通一达”之后登陆资本市场的物流企业,也是第一家坚持选择在国内主板IPO方式上市的物流企业。
上市首年,德邦的业绩十分亮眼。2018年德邦实现营业收入230.25亿元,同比增长13.1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28.13%,创历史新高;扣除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5.29%,达到4.56亿元。230亿元的营业收入,超过韵达、中通和申通(分别为138亿元、176亿元和170亿元),从而被称为快递业的“大黑马”。
此外,德邦股份全年实现快递件量4.47亿票,同比增长63.87%;快递收入113.97亿元,同比增长64.50%,高于快递行业整体收入增速。精准的大件快递定位和优质的服务也为德邦的快递业务带来了高于同行的品牌溢价,2018年,公司快递票均收入为25.49元,同比上涨0.39%,票均收入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然而,4月30日,德邦股份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76亿元,同比增长1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05万元,同比降低149.14%,去年同期为9983.09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44.74万元,同比减少-206.15%,去年同期则为6825.12万元;基本每股亏损0.05元。
“黑马”德邦业绩为何突然变脸?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称,主要原因是德邦物流作为大件物流领域的领导者,再向小件领域进军中,需要面对快运、快递“两线作战”的压力,目前还处在战略转型的调整阶段。在这其中,既要维护快运领域本身具有的市场地位,又要抢占快递市场增量,由此既有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且与快递物流企业发生正面竞争。除此之外,物流行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成本增长、德邦在智慧物流领域的较大投入,也是其造成亏损的原因。
长江商报记者还注意到,德邦从2018年上市至今,出现多位高管离职。2018年3月,郑荣国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2019年3月,黄华波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留任董事);2019年3月,韩永彦辞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
核心快运业务收入首次下降13.76%
“德邦快递仅用5年时间,便实现了快递业务从0到100亿元的突破,成为大件快递细分市场的行业龙头,公司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话,简单一句话里,透露出德邦股份在大件快递这一细分领域的“野心”。
2013年,德邦正式开始以大件快递为切入点战略布局快递业务,并推出了一系列快递服务产品。2018年7月,其更是正式宣布更改公司品牌名为“德邦快递”,全面发力大件快递业务。到了今年3月,德邦快递又启用了全新升级的品牌视觉形象,进一步凸显大件快递服务。
得益于大件快递业务的强劲发展,公司快递收入在去年首破百亿,达到113.97亿元,同比增长64.5%。快递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票均收入达到25.49元。
虽然快递业务走向良好,但其曾经的主业快运业务营收却出现了缩水。2018年其快运业务收入112.06亿元,同比下降13.76%。对此,官方给出得解释为,主要受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整车业务处于战略调整期,业务量有所收窄带来的综合影响。
此外,受2017年金融业务剥离影响所致,其他业务收入为4.22亿元,同比下降1.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88亿元,同比下降20.69%。
本次德邦快递业务的成功反超,意味着集团正式成为了以快递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不过,随着快递业务量的逐步增长,快递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起来。德邦如何在顺丰、三通一达、京东这些老玩家面前,站稳自己的领地?
“快递物流头部企业纷纷由快递向快运伸展,而德邦物流则由快运向快递进军,在电商物流相比此前增量放缓的情况下,快递快运物流企业基于存量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快递快运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解筱文认为,对于德邦物流而言,长期以公路运力经营大件物流产品,具有高效的运作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德邦物流应该坚持这一细分领域的深耕,继续敢啃大件物流的“硬骨头”,继续提升其运维品质和标准,让快递向快运发展的物流企业难以企及。在这方面,应该抓住铁路物流发展的大趋势,瞄准快运物流领域,和中铁快运进行战略合作,在全国高品质开行网络化的铁路快运班列,负责接取送达业务,充分利用铁路运力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人力成本占营业成本超80%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快递业务规模的扩大,由于德邦采取直营模式人力成本也急剧上升。年报显示,人工费用及运输费用两项成本合计占公司营业成本的81.77%。快运业务去年收入为112亿元,同比下降14%。
对此,公司表示主要受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整车业务处于战略调整期,业务量有所收窄带来的综合影响。而其他业务(包含仓储与供应链、跨境业务)收入为4亿元,同比下降1.4%,公司称主要是受2017年金融业务剥离影响所致。
德邦方面坦言,“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公司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公司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将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带来一定的压力。”
此外,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8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德邦快递在公众满意度上的得分并不理想,在7家已上市快递公司中排名垫底。数据显示,德邦快递2018年11月和12月的申诉率(快递企业每百万件业务量发生申诉问题的件数)分别达到111.4和109.77,高于顺丰、中通、韵达等企业,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投递服务、邮件延误和邮件丢失短少方面。对此,德邦并没有给出官方回复。
如今,在各方企业都在进行多元化布局,以期于为未来市场上的综合化竞争奠定基础的当下,德邦通过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智慧快递,已打造出自身核心竞争力。年报显示,依托数字化应用的智慧场站、智慧运力、智慧末端三大系统,德邦快递实现了物流中转、运输和末端的高效有序,为实现大件快递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体系保障。
德邦大力押注智慧物流,继先前投入的大数据、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建设后,2018年的研发费用(1.3亿)占总体费用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2%上升到15.4%,增幅达82.77%。
解筱文表示,智慧物流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物流技术的创新应用、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从中长期发展看,将为德邦物流的高效率高品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短期应该更好兼顾企业经营效益,稳扎稳打,务实投入。
长江商报记者 吴薇 摄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通讯员张书勃)3月18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衡水分行大厅内,衡水晴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春汝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在营业执照办理自助服务终端上顺利完成身份验证、“刷脸识别”、自助打印等操作,很快便拿到了营
一年一度双十一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全民剁手狂欢的氛围之下,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创下了全新的销售记录。公开数据显示,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达到5403亿,同比增长8.4%;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定格3491亿,同比增长29%。而#双十一#话题也数次引爆热
“物流界黄埔军校”这个标签,让人欢喜让人忧。天下网商记者 汪佳婧金三银四的日子里,快递行业高管们的跳槽、辞职,动向多的有点“不正常”,尤其以德邦的三连辞震动业内。3月4日,德邦副总经理黄华波因健康原因辞职,但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3月18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物流江湖再起波澜10月18日,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宣布,京东物流正式进入个人快递市场。不过,尽管京东在力推个人快递产品,但它难免遭遇传统快递巨头的挑战,首先便是与其高端
IT之家 10 月 9 日消息,今日是世界邮政日,今年世界邮政日主题为“邮政守护地球家园”。据国家邮政局网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入了年快递件量过千亿件、年快递收入上万亿元的新阶段,实现了建制村直
快递跨步快运,在2021年年初和年终来了一次呼应。12月29日,中通快递旗下中通快运宣布完成超3亿美元B轮融资。而在今年1月25日,德邦股份发布公告称韵达股份将出资6.14亿元入股德邦股份,成为德邦股份第二大股东。拓展快运,韵达年初强化联手
“中国一定会诞生市场份额30%乃至超30%的快递企业,这是必然的。”2020年市场份额达到20.48%后,中通快递正加速朝着董事长赖梅松的目标前进。在扩大与竞争对手差距的同时,亿豹网了解到,中通快递对江苏、浙江等产粮大省与总部相关职能中心进
近日,多名与庆阳市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签约的承包人向二三里资讯求助,在庆阳市西峰区承包快递网点后,被申通快递总部扣除多笔签约前未告知的费用,经营无以为继,讨费无门。扣费名目繁多,承包前承包人毫不知情2020年6月1日,刘先生承包了西峰区西环
继47亿元入股申通快递后,马云的阿里巴巴再砸近百亿加仓申通快递。昨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实际控制人陈德军和陈小英与阿里巴巴于近日签署《购股权协议》,赋予阿里巴巴或其指定第三方自12月28日起三年内对德殷投资的购股权,
记者 | 杨马可编辑 | 陈菲遐今年618并没有带来“快递行情”。在618开始前一周内,韵达股份(002120.SZ)、圆通速递(600233.SH)股价分别下挫5.51%和4.36%,“老大哥”顺丰控股(002352.SZ)的股价也下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