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5:13:52 | 浏览:289
4月11日晚间,顺丰控股(以下简称“顺丰”)公布2022Q1业绩公告:一季度同比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96%至211%,而上年同期亏损9.89亿元。
业绩预喜似乎一扫被去年业绩下滑笼罩的阴霾。4月12日收盘,顺丰股价报价52.30元/股,涨幅达5.66%。
2021年一季度,顺丰交出了一份单季首亏的答卷,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1.34亿元,以致于创始人王卫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致歉,承认没经营好。
而2021年全年顺丰更是“失利”,净利润同比下滑41.73%,至46.69亿元,录得上市以来最低。
从现有的业务结构来看,主营大件物流的“快运分部”和对标闪送等的“同城分部”成为拖累顺丰业绩的两大“后腿”,2021年合计亏损近15亿元。
同时,经济快递产品占比虽快速增长,但在激烈的价格战下,定价偏低反拖累了顺丰票均收入。
快递专业人士徐勇对搜狐财经表示,“虽然‘快运’和‘同城’这两项新业务目前未能盈利,但顺丰以及其产品线仍是快递行业的标杆;物流行业的重资产属性、顺丰的自营模式都决定了其新业务在前期投入不赚钱。”
(图片源于网络)
同城业务“赔本赚吆喝”
4月9日,上海一位顺丰同城骑士日收入过万的截图引发讨论。
4月11日,顺丰同城回应称,该骑士共完成60笔同城配送订单,系企业用户下单,平均每单不含打赏收入约36.9元、获得打赏约131元。
骑手挣得“盆满钵满”,但已经运营了6年的顺丰同城业务却仍在亏损中。
财报显示,2021年顺丰同城分部营收51.18亿元,净利润亏损近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8.81%。
截至报告期内,同城业务仍是顺丰业务板块中净利率最低的业务,并对其整体盈利造成了一定压力。
公开信息显示,顺丰同城业务起步于2016年,2019年3月实现独立化公司运作,并发布“顺丰同城急送”品牌。
2021年12月14日,顺丰同城赴港上市成功,这成为王卫手下继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嘉里物流之后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并不看好这个背靠专业物流分裂而出的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上市首日,顺丰同城股价跌破发行价16.42港元/股,收盘价14.90港元/股,跌幅达9.26%。
从顺丰同城的招股书来看,与业务量增长相伴而来的是不断扩大的亏损。
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订单量从0.798亿笔增至7.609亿笔,其营收由9.93亿元增至48.43亿元;同期净亏损由3.3亿元扩大至7.6亿元。
财报中,顺丰同城解释到,因同城急送业务仍处于拓展期,并且由于薪酬开支增加、业务规模扩大而带来亏损。
由于即时配送业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业务,因此顺丰同城的人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招股书显示,顺丰同城骑手由专职骑手和众包骑手组成;仅劳务外包成本这一项的支出,就由2018年的10.4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9.18亿元,高额的人力成本让同城业务持续亏损。
徐勇认为,“同城业务是顺丰布局未来的战略之一。短期内看来人力成本较高,但未来占领市场后会实现规模效益;且同城业务的属性是第三方即时配送,该市场目前还处于增量中。”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即时配送服务行业年订单量将从2020年的210亿单增长至2025年的795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30.5%,未来即时配送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即时配送市场尚处于蓝海,但就目前竞争格局看,这一市场内也存在着诸多强劲对手。
由于餐饮外卖仍然是即时配送中最重要的消费场景,且美团、饿了么旗下的美团配送、蜂鸟即配依靠平台占据了流量入口;达达也通过京东到家维持了较强的用户黏性;除此之外,顺丰同城还面临闪送、UU跑腿等第二梯队的竞争。
此前,顺丰同城首席执行官孙海金在业绩电话会议中指出,“顺风同城市值表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但孙海金对外卖配送以外的场景较为看好,“一些新的渠道还有非常大的机会”。
2021年,顺丰同城餐饮外卖场景以外的配送业务增长105%,其业务增长主要来源于医药、服装及数码3C等行业商家。
对于未来的盈利时间表,顺丰同城表示,去除上市费用等支出,加上毛利率提升、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推进,“我们非常有信心可以快速实现盈利”,孙海金说到。
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一线快递员收入增长有限
自营模式之下,高于同业的员工薪资待遇,一直是顺丰的特点。
数据显示, 2021年顺丰的在职员工数量由2020年的12.19万人增长至17.71万人,一年增加了5.5万人;与之相对应的是,职工薪酬也从2020年的243.12亿元增至2021年的278.31亿元。
以此计算,2021年顺丰员工人均年薪酬在15.71万元,折合月薪在1.3万元水平,较2020年增长14.47%。
但一线快递员,却是另一番感受。
2016年入职广州某区顺丰快递员的小林对搜狐财经表示,“刚入职时还比较轻松,一个月下来大概有6000左右的工资;但是近两年快递件数越来越多,收入却没以前多了,相当于每件提成降了1毛钱左右。”
华北片区一网点的快递员毛鹏(化名)对搜狐财经表示,顺丰为扩大市场,也在扩充网点人员数量,但人数的增长分走了其手下的快件量:“或许这就是内卷吧,以前我自己负责两个片区,现在人多了之后,每人只有一个片区,收入几乎减半。”
苏州某顺丰网点快递员小王说,“我们网点人数大概稳定在40到50人左右,但由于集收集派降低了计提,影响就是派件数量只增不少,工资的增长却不明显。”
对此,顺丰在其财报里也有所提及。
顺丰在财报中解释道,因2021年春节补贴留岗员工、抗疫相关政策的减免、和经济快递产品占比提升,在收派计提相对固定而单票收入下降情况下,会导致人工成本占收入比提升。
经济快递降价保订单量
2021年,顺丰业务量同比增长29.65%至105.5亿票;同期票均收入为16.25元/件,而上年同期则为17.77元/件,同比下降8.57%。
分业务板块看来,定价偏低的经济快递产品占比增长较快,业务结构占比的变化影响了票均收入。
财报显示,经济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66%至322.70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15.58%。
顺丰的经济快递业务主要聚焦电商平台和商家,采用直营网络“顺丰速运”和加盟网络“丰网速运”双品牌运营。
公开信息显示,“丰网速运”成立于2020年,主要服务下沉电商市场,2021年处于初期起网阶段,已在12个省、140个城市覆盖及884个加盟站点,并独立投产10个中转场地。
2021年上半年,快递行业价格战继续上演。而低价策略是快速占领电商市场的主要手段。
在极兔的“搅局”下,义乌市场甚至出现了“8毛快递”的恶性竞争场面。
重压之下,顺丰也以降价保住订单量。
由于电商件对于价格极其敏感,而顺丰因自营模式和主打高价市场,在电商件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较小,自然比不过背靠电商的菜鸟系。
徐勇表示,“目前我国产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因此行业之间价格战频发,降低了利润;但随着快递行业的兼并重组,今后利润率会有所提升。”
因顺丰经济快递和同城急送的票均收入偏低,所以这一类业务量占比的提升带来了整体的票均收入下降。
相较于时速快递,主打电商的经济快递业务毛利率极低;而以自营为主、在人力和网点上投入重资产的顺丰进入下沉市场后,无论是面对菜鸟系的“三通一达”还是新入局者“极兔”,价格上不具备优势。
在以价换量的价格挤压下,顺丰经济快递业务的野蛮成长自然与其净利下降挂上了钩。
2021年一季度,顺丰净亏近10亿,而上年同期则盈利约9.07亿元。
一季报中,顺丰称其业绩变动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下沉市场电商需求旺盛,经济型快递产品特惠专配的业务量增长迅猛,因该部分定价偏低产品的件量占比上升较快,对整体毛利造成一定压力”。
这一影响也延续到全年。对于2021年业绩同比下滑,顺丰在财报中称“定价较低的经济快递产品增速较快,对整体利润率造成一定压力”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徐勇认为,“由于目前电商垄断了快递价格,所以无论是顺丰还是其他快递企业都摆脱不了价格战。短期来看,与菜鸟系相比,顺丰在价格上优势不明显,但未来是品牌的竞争,并非价格竞争,电商平台也会将品牌作为区隔来吸引消费者,通过分层分级,顺丰电商件能够占据一定份额。”
快运业务高成本吞食盈利
重资产运营模式之下,顺丰一直在发展多元化的业务,以图多点开花,降本增效,同城业务、经济快递外,快运也是顺丰抢占细分市场的重要布局。
2019年7月,顺丰快运品牌正式发布,与2018年起网的顺心捷达形成了快运双品牌。顺丰快运定位中高端市场,“顺心捷达”加盟网络服务下沉市场。
财报显示,2021年顺丰快运分部营收同比增长46.65%至283.56亿元。
但快运同样是个激烈竞争的红海市场。
3月13日晚间,京东宣布收购德邦,依靠其电商平台的加持补齐在快运业务的短板。
安能物流则在2019年砍掉了其一直亏损的快递业务,以“断臂自救”的方式聚焦快运单一业务;除此之外,优米、优速和菜鸟系也对快运市场虎视眈眈。
为抢占市场,重投入、低价格成了各家不得不使用的招数。
顺丰解释快运业务持续亏损的原因时,就表示“为了抢占快运市场份额,需要继续加大新业务的拓展,投入增长自然带来成本压力;在整合业务线的同时,初期存在资源投放重叠,导致成本进一步提升”。
2021年顺丰快运业务营业成本录得299.91亿元,净利润亏损5.82亿元,入不敷出,延续了2019年以来一直亏损状态。
同病相怜的还有安能物流。安能物流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至96.45亿元,但净亏损20.07亿元。
财报披露,安能物流业绩亏损同样受运输成本上升和基础性设施投入的影响所致。
但相对于2020年快运业务亏损9.08亿元,顺丰快运在2021年的亏损有所缩窄。
国海证券研报分析,顺丰快运已初步完成了业务规模的积累,后续降本增效下,在新业务中可率先实现盈利。
end
近年来,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发展疲软,中国物流行业积极抓住发展机遇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7至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由12.1万亿元上升至14.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2%,其占GDP比重一般用来衡量社会物流
文丨新博弈,作者丨丽媛,编辑丨雷云霆5月28日,京东物流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618。就在早间,京东物流开盘价为46.05港元每股,较发行价上涨14.1%,市值超2800亿港元。京东物流会实现IPO翻身,市值力压“四通一达”,成
蓄力两年,顺丰重磅出击快递市场的竞争不进则退,哪怕是顺丰也一直在保持着应有的危机感。近月来,以口碑安身立命的顺丰接连遭到保价赔付的争议。9月28日,顺丰顺势提出即将上线“顺丰保价服务2.0”,从赔偿规则、赔付时效、专属客户通道等方面入手,对
想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玩机技巧、数码评测、科普深扒,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雷科技-----------------------------------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了,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们都在严阵以待,很多消费者也
众所周知,我国的快递行业现在已经十分发达,各种快递企业层出不穷,甚至已经到了内卷的地步。一直打价格战抢存量市场也不是个办法,于是,有些企业把目光放向了海外。1顺丰收购东南亚最大物流企业!最近,顺丰在东南亚有了新动作,此前一直传得沸沸扬扬的“
之直击财报季本期关注:顺丰控股南都讯 记者严兆鑫 3月30日,顺丰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呈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的特征。报告显示,2021年,顺丰总营收为2072亿元,同比增长3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0亿元;同比下降4
3月30日晚间,顺丰发布2021年度报告,2021年实现营收2072亿元,同比增加34.5%;全年完成总业务量105.5亿票,同比增加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8.3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93元/股。
今日顺丰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转涨2.3%。截至收盘,跌1.2%,报68元,成交额12.5亿元,最新总市值3107.5亿元。顺丰的股价在今年2月18日涨到历史最高点124元。此后便跌跌不休,截止今日的跌幅超过40%。若以7月28日的低点来算
王卫为人低调,但是野心很大。顺丰同城包圆了外卖配送、同城零售、个人跑腿等所有同城配送业务,去年又新增了一个代驾业务。简单来说,顺丰同城干的活,差不多相当于饿了么+京东小时达+闪送+e代驾。不仅业务涵盖广,顺丰同城的增速也很吓人,第一年时营收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李亦辉,编辑 | 深海7月13日晚间,顺丰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83%。顺丰两大主业时效件和经济件(电商)在2020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3%和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