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1:00:12 | 浏览:329
阿里再下一城!
7月31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德殷投资、实际控制人与阿里巴巴,签署《购股权协议》。
按照这份协议,阿里有望在行权期——自2019年12月28日起3年内,以99.82亿元的价格获取德殷德润(持有申通29.9%股权)和恭之润(持有申通16.1%股权)的全部股权,从而持有46%申通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未来可以通过继续收购申通快递股份,变成申通快递的实际控制人。
(申通快递部分股权分布图)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阿里巴巴就已经对申通“动手”了。
3月11日,申通快递公告称,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及申通快递实控人,与阿里巴巴签订《框架协议》,阿里将间接持有申通快递14.65%的股权。
此番操作之后,阿里想要进一步投资申通,已经是司马昭之心。
今年4月9日,申通快递宣布陈德军请辞总经理职务,由曾任职天天快递、苏宁物流副总裁的陈向阳接任。
无论是公司股权结构调整,还是业务合作、人事调整,种种迹象说明,申通已经全面倒向阿里。
如果阿里未来行使购股权,可以全面控制申通,而创始人——“快递女王”陈小英,则可以在创业26年后,带着100亿资金衣锦还乡,可谓是皆大欢喜。
从目前来看,作为“三通一达”中最早成立的快递企业,之前业绩与其它几家不分上下的申通,近年来却逐渐掉队。
首先来看申通的硬实力。
截至2018年底,申通快递营业收入为170.13亿元,仅比韵达高一点,排在倒数第二位,被圆通、百世甩了几条街。
而在净利润方面,2018全年申通快递为20.5亿元,只有顺丰和中通的一半。
业务量方面,申通直接垫底,增速也是垫底。
(2018年上市快递企业各项数据指标)
而股价方面,从2016年1月5日创下47.34元最高价之后,股价基本上是跌跌不休,市值在两年半内蒸发超过450亿。
在软实力方面,2月3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18年快递服务用户满意度、时限准时率调查结果,申通只能排在顺丰、邮政EMS、京东、中通、韵达、圆通、百世的后面,排名仅比德邦和优速高。
这么看来,申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拼不过几个竞争对手,那么阿里为什么还心甘情愿为它砸100多亿呢?
这就不得不佩服马云的机智了。
无论是股价,还是外界对申通的估值,此时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阿里此时入股,相当于股市中的“抄底”,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要知道,2018年5月,阿里系耗费了1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7.9亿元,拿下中通10%的股份,而阿里46亿元就拿下了申通14%的股份。
对阿里来说,这波操作简直赚大了。
有人要说了,便宜没好货。但申通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2018年,申通总经理陈德军大刀阔斧地收购加盟资产,全年共耗资15亿元,收购了15组加盟商中转资产。
申通的业绩,也随之触底反弹。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回升到37.7%,2019年3月,公司业务量同比增速为34%,营收增速高达36%,5-6月,业务量增速进一步提升到43.7%、54%,营收增速分别达到50%、42%。
股价也从2018年8月的13.7元,上涨到目前的26元。
(申通快递最新股价)
对申通来说,阿里入股后,无疑是抱上了粗壮的“大腿”,利用阿里系,特别是菜鸟的大数据和技术资源,申通无异于是如虎添翼。
而且,原本的几大竞争对手,也变成了同一阵营的友商,对以后的发展相当有利。
阿里的这盘物流大棋局,已经下了很多年。
2015年5月,阿里巴巴联合旗下云峰基金,投资圆通快递,持股约11%。
2016年10月,圆通快递借壳上市,截至2019年1月4日,阿里系合计拥有圆通快递近17%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
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10%,后来虽然减持,但目前仍然持股8.43%,是其第三大股东。
阿里还投资过百世快递,目前持股27.79%,是百世集团第一大股东。
在完成对申通快递的入股后,中国快递市场的三通及百世,背后均有阿里的影子。
此外,早在2013年5月,阿里巴巴、银泰集团联合复星、富春、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及相关金融机构,组建了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截止2018年底,菜鸟物流市场估值已经达到1325亿元,俨然是继蚂蚁金服之后,阿里又一独角兽。
由于菜鸟本身不做快递公司,而是走平台模式,用技术手段提升运力,这就是阿里要收编“三通”和百世的原因所在了。
作为流通企业的阿里,为了巩固电商龙头的地位,实现更稳定高效的配送服务,必须强化菜鸟的平台优势,增强对快递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阿里看来,电商与快递,就是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关系,物流到不了的地方,电商也没有办法发展业务。
而且,早在2018年初,作为阿里下一任掌门人的张勇,时隔一年重回菜鸟担任董事长。
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对快递市场,是志在必得。
另一方面,自己不用亲自下场,阿里就能跟“电商+物流”一体的京东,一决高下。
从去年开始,京东开始发力物流行业。2018年10月,京东物流CEO王振辉正式宣布,开放个人快递业务。
在今年2月,京东宣布对10%的高管进行末尾淘汰后,京东物流将在2019年新增1万人就业需求,此外,京东还将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投放3000到5000组智能快递柜。
无论是大举招兵买马,还是布局智能设备,都显示了京东对物流领域的野心。
而另一大物流巨头顺丰,则因为数据接口事件,与菜鸟交恶,成为阿里最强大的对手。
除了已经入局的京东、顺丰,腾讯、小米等巨头也纷纷注册了快递商标,被外界解读为将进军物流行业的信号。
毫无疑问,未来,物流领域将掀起一场大战,而阿里此时已经集齐四个“2”、占据先机。
至于京东、顺丰两张“王”如何应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赵云合
我是卢松松,点点上面的头像,欢迎关注我哦!据好好先森爆料:一个站长有60多个客户站,说没就没了,损失惨重。60个域名,全部被禁止解析和转移、而且阿里云帐号被冻结,其中一个域名指向网站涉诈。被判定为网站涉诈的原因是:阿里云认为“自媒体帐号转让
国庆期间,一则“阿里数据库成绩刷新Oracle尘封九年记录”消息蔓延,让不少行外人士为之一振。事情是这样的:蚂蚁金服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 OceanBase,不久前在被誉为“数据库领域世界杯”的 TPC-C 基准测试中打破了由美
文 | AI财经社 刘雪儿编辑 | 陈芳五一放假前,快递TOP4终于全部完成了2020年业绩宣告。中通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连续五年坐稳第一宝座,市场份额达到20.4%。韵达和圆通分别以16.97%、15.17%排名老二、老三。申通则是四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陈莎 报道 快递市场依旧在飞速变动中。9月19日,申通快递披露2022年8月份经营简报。当月,其快递服务收入29.62亿元,同比增长66.36%;业务量12.26亿票,同比增长34.26%;单票收入达到2.42
9月28日,申通快递召开2022年全国网络大会举行。这次大会对申通人来说,或许是一次士气提振,也是一次战前动员。这次会上,申通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7家银行签署300亿战略合作协议更是引得行业侧目。申通目标三年百亿产能基建,一场持久战即将揭
近日,在吉林长春申通快递某站点,数人在分拣快件时随意抛扔的画面引发关注。涉事经开区二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单十来块不敢保证质量,“别说这个小承包区,转运中心给不给保都不知道”,建议客户以后改发顺丰,“不差钱不差事”。最新进展申通方面回应
2021-10-29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程新星对申通快递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点评:产能扩张成本承压,Q3亏损环比扩大》,本报告对申通快递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7.72元。申通快递(002468)事件:公司发布
7月31日,申通股东与阿里巴巴签署一项协议,自2019年12月28日起3年内,阿里巴巴可以增持申通的股份。申通公告显示,已于近日接到通知,即公司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实际控制人陈德军和陈小英与阿里巴巴于近日签署《购股权协议》(下称《协议》)。《
9月27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9月27日收到公司副董事长陈小英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陈小英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据《公司法》等相关规定,该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因陈小英的辞职不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换到快递界,那就是三个女人顶半边天。如果没有陈小英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也许申通会在那一次对整个快递界影响至深的事故中一蹶不振;如果没有张小娟的主张和支持,喻渭蛟也许并不会创立圆通;如果没有陈立英的不离不弃,聂腾云创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