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0:48:17 | 浏览:306
中新经纬3月31日电 (雷宗润)3月30日盘后,顺丰控股发布2021年年报。
年报显示,2021年顺丰控股实现营收207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5%;归母净利润42.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41.73%;扣非归母净利润18.34亿元,同比下滑70.09%。
具体来看,2021年,顺丰时效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3%;经济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7%;快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6%;冷运及医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1%;同城急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1%;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9.8%。其中,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第四季度合并嘉里物流。
净利润下跌超四成,速运分部承压同比下降54.89%
财报显示,2021年度,顺丰控股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41.73%和70.09%。对于业绩同比下滑,顺丰控股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年初为了应对件量高增长、缓解产能瓶颈,加大了对场地、设备、运力等网络资源的投入。同时年初疫情期间响应春节原地过年,导致人工成本上升。报告期内定价低的经济快递产品增速快,对利润造成了压力,并且在2020年享受到的多项抗疫相关税费减免政策,于2021年陆续结束。
分部来看,2021年净利润下降主要集中于速运分部和同城分部,净利润分别为38.32亿元和-8.99亿元,同比下降54.89%和18.81%;快运分部虽然净亏损5.82亿,但较2020年度,亏损已大幅缩小,净利率也有所提升;供应链及国际分部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增长497.60%。
对于速运和同城分部净利润下降,年报中分析称,速运分部主要是因为网路建设投入加大、各项资源成本增加,产品结构中经济快递产品占比提升,未能到达较优成本效益水平,对盈利造成压力;同城分部由于业务仍处于拓展期,扩大覆盖城市规模和区域密度,订单量保持高速增长,较上一年度亏损增加,但净利率有所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第一季度,顺丰控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34亿元,同比下降达236.3%。据媒体报道,在2021年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王卫因第一季度业绩爆冷亏损向股东致歉,并承认自己在管理上的疏忽。
年业务量达105.5亿票,票均收入下降8.57%
2021年顺丰的业务量达到了105.5亿票,同比增长了29.65%,而票均收入从2020年的17.77元/件下降到16.25元/件,同比下降了8.57%。
从年报来看,单票收入相对偏低的经济快递和同城急送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占比提升,是造成整体票均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中新经纬注意到,顺丰经济快递的收入同比增长54.7%,定价较低的经济快递产品增速较快,对整体利润率造成了一定压力,也是造成票均收入下降的一个方面。经济快递业务中“电商标快”的单票收入环比有所提升,较市场电商件均价高出2-3元/票,盈利能力环比有明显改善。
从季度来看,第二季度票均收入低至15.78元/件,同比下滑13.41%,此后两个季度,同比下降逐渐收窄,第四季度票均收入16.56元/件,同比下降1.47%。
直面成本压力,物流市场整合空间巨大
在成本方面,根据年报显示,顺丰的主要成本集中在物流及货运代理方面,占营业成本的98.47%。其中,人工成本高达835.76亿元,占收入比41.03%,同比下降2.92个百分点(剔除合并嘉里物流的影响,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运力成本高达708.54亿元,占收入比34.79%,同比上升7.47个百分点(剔除合并嘉里物流的影响,同比上升3.04个百分点)。
对于燃油价格的波动风险,顺丰在年报中表示,燃油成本是运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利润水平有一定影响,如果燃油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将存在一定的成本上升压力。为应对风险,公司将加大力度推广使用新能源车和提升线路规划,动态调整运营方案和燃油成本管控,降低燃油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报告中提到,据国家邮政局预计,2022年快递业业务量将完成1225亿件,同比增长13%左右。虽然快递物流行业的增长预期会趋于平缓,但在快递行业头部公司的持续投入下,产能、成本、服务都将进一步拉开差距,梯队明显分化,逐渐出现尾部出清和竞争格局稳定的局面。
年报中提到,2021年,国家多部门出台的文件规范了行业竞争,遏制了低价竞争损害末端网点和派送小哥权益的现象。行业竞争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头部企业实现“马太效应”,有利于拥有完善服务网络、建立起规模效益门槛的头部快递物流公司发展。行业内重组并购和资本运作频繁,上榜中国物流企业50强的企业业务收入仅1.36万亿,不足整个物流市场的10%,中国物流市场还具有巨大的整合空间。(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近年来,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发展疲软,中国物流行业积极抓住发展机遇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7至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由12.1万亿元上升至14.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2%,其占GDP比重一般用来衡量社会物流
文|AI财经社 杨俏编辑| 陆佳电商购物节的双十一当天,即将诞生一家物流上市企业。10月29日,“快运之王”安能物流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招股,全球拟公开发售总计8022万股,每股发售价13.88-16.88港
记者|杨霞6月1日,安能物流在成立十周年的活动上,公开发布了两款高端物流服务产品:定时达(时效产品)和安心达(安全产品),并表示希望通过品质服务夺取高端快运物流市场的货量,进而继续扩充全网的货量。中国公路运输行业按照公斤段划分,可划分出快
在近两年的年初,对于零担物流领域中的企业安能物流来说,都是个好日子,均完成了3亿美元的融资。2月12日,安能物流宣布获得3亿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CPE领投,大湾区共同家园基金、新创建集团、六脉资本、华盖资本等机构跟投。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
11月22日-11月28日,顺丰同城上市在即,圆通布局物流装备领域,申通按计划铺设驿站……快递企业纷纷开疆扩土,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国际上,销售旺季叠加假期高峰,全球运力紧张,国际物流企业加强运力投放。掌链小编对7家快递及电商物流相关上市公司
百亿德邦易主,尘埃落定。3月11日,德邦公告,京东物流将收购其66.49%股份,交易完成后,德邦掌舵人崔维星将不再为实际控制人。对于这起收购,市场期待已久。德邦2月28日停牌前,连续暴涨三日,总市值达130亿元,约为京东物流的1/9。辉煌时
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3月11日,德邦快递(以下简称德邦)官宣“卖身”,京东物流接盘的传闻终于被证实。从德邦股份停牌到如今对外正式公示,十几日内,德邦与京东物流高频次地出现在公众眼前。德邦怎么就走到卖身地步?京东物流接手又在谋划什么?这恐
记者 | 杨霞编辑 | 殷幼安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上每天有数百万辆货车来来往往,链接了生产制造和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在公路运输中,如果按货物的票均重量划分,包括快递、快运(小票零担)、大票零担和整车。零担运输,是指当一批货物的重
文丨新博弈,作者丨丽媛,编辑丨雷云霆5月28日,京东物流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618。就在早间,京东物流开盘价为46.05港元每股,较发行价上涨14.1%,市值超2800亿港元。京东物流会实现IPO翻身,市值力压“四通一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