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0:23:54 | 浏览:3127
韵达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上半年发生的“意外”,让很多韵达网点猝不及防,倍感压抑。这种情绪的背后,同时还潜伏着一种渴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正名。
事实也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7月18日,国内A股四家上市快递(韵达、顺丰、圆通、申通)如期发布2022年6月经营简报。数据显示,韵达业务量完成16.14亿票,领跑A股阵营的同时,市场份额再次回到行业第二。
业务极速回血,士气日渐高涨。就是在这样一种“V”型曲线下,韵达迎来自己23周岁生日。
昨天(8月8日),韵达在上海举办23周年庆典,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韵达总部,快递、国际物流、供应链、冷链、末端(快递超市、蜜罐智能快递柜)等板块,各省公司、分拨中心和部分网点代表以及快递小哥代表悉数参加。
问题来了:“庆生会”上,韵达都传递出哪些信息?23岁的韵达,接下来路怎么走?
历经大浪淘沙,目前沉淀下来的几大头部快递,虽不能说个个“身怀绝技”,但能够走到今天,亦是各有所长。具体到韵达,圈内人提及率最高的一个评价是——勤于学,精于业。勤奋,好学,“取长补短”的同时,还能做到“举一反三”,甚是难得。
不可否认,这种企业特质也跟创始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密切相关。业内传闻,聂腾云的一大“爱好”就是深入一线走访,边走边看边学,观察对象和范围也限于韵达,包括兄弟公司、同行以及相关合作伙伴,都乐此不疲。
就是靠着这么一股“钻劲儿”,2016年的快递上市潮到来之前一度被认为最有可能“掉队”的韵达,不但成功登陆A股,而且在2018年超车圆通,业务规模跃居行业第二,持续至今。
也就是从那时起,大家对韵达有了更深的认知,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对手,也是一个擅于隐其锋芒、蓄势前行的对手。
现在的韵达,依然不可小觑。
前面我们讲了,上半年的韵达遭遇“水逆”,特别是4月、5月的“业绩承压”有目共睹,但这是事实的全部吗?非也。华创交运在最近一份行业研报中指出,从业绩表现上来看,相对“弱”只是表观“弱”,自身弹性实际上并不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运营底盘够实。
从资本开支规模对比来看,2016年以来,韵达投入总规模位居电商快递第二,持续构筑转运中心、自动化设备、高效运力运能等核心资产和资源,在数智科技、弹性运能、均衡网络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从固定资产构成来看,韵达在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持续领先于同行,仅次于中通。
二是网络底盘够稳。
作为通达系快递中最早一批实现网络扁平化、平台化、信息化的公司,韵达转运中心数量虽然少于中通,但自营比例达到了100%;从网络布局对比来看,韵达全网单个转运中心的处理能力也优于同行。
比如,2016-2018年,韵达转运中心没有增长,但单个转运中心支撑业务量大幅上升,从5844万票/年提升至12696万票/年,提升幅度超过100%。2019年后韵达加大转运中心投入,数量增长至2021年的76个,虽然仍低于中通,但单个转运中心处理能力同步提升至24213万票/年。
受益于运营底盘和网络底盘的保障与支撑,韵达在成本管控和优化方面亦有较大空间。比如,进一步拆分各项费用,对比业务规模相近的圆通,韵达在单票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等方面,综合测算来,单票成本存在0.02-0.03元的下降空间。
这一潜在优势反哺到产品端和市场端,就是议价空间和竞争力的提升。
如前文所言,在经历了4月和5月的“至暗时刻”后,韵达全网不论是从业务走势,还是信心修复上,正在走出一个“V”型曲线。当一切重回正轨,最应该做的就是一鼓作气,乘势而上。
韵达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时机。
昨天的庆典上,在谈及未来的业务重心和工作重点时,聂腾云多次强调,全网要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聚焦主业,聚焦客户。
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看来,聂腾云提到的“双聚焦”战略,既互为支撑,又各有侧重。
前者是做强标准快递,拓展“周边”——用快递流量嫁接周边市场,形成融合周边产业、新业务、新业态协同发展的多层次综合物流生态圈,诸如韵达供应链、韵达国际物流、韵达冷链、韵达科技以及韵达末端服务等业务布局,都是基于这个逻辑;
后者则是深挖消费需求,做好“三分”——产品分层,服务分类,客户分群,打造多层次产品矩阵,一方面满足商家端消费者对于普通商品的高性价比快递服务,另一方面匹配消费升级趋势,满足大B端、大电商、高客单价品牌的差异化、多样化寄递需求。
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双聚焦”战略的落地和推进中,离不开两大驱动:
1.数字驱动
一直以来,韵达都将自己定位为“站在科技轮子上的快递公司”。从2018年开始,韵达就将快递全链路、全流程、全网络进行整体设计,研发了集揽派服务、交件管理、转运中转、运输管理、服务考核、时效管理、量本利日清、数据大盘等多维一体的移动式、智能化业务管理平台——观星台业务管理系统。
通过“观星台”,韵达实现了在总部管理层、转运等业务中心、加盟商、末端小哥等业务前台、数据 / 管理中台和协调 / 支持后台等多维打通、信息互联及数智支持,在揽、交、转、运、派全网全流程实现数字化运作和智能化管控。同时,基于沉淀的底层数据,实现了业务运行过程中的服务、时效、质控、仲裁等与前台业务之间的协同。
2.生态驱动
双聚焦战略下“做强主业,拓展周边”的另一面就是构建“以快递为核心,聚合周边产业、新业务、新业态协同发展”的多层次综合物流生态圈。
此前在拆解其他快递公司的生态圈策略与“打群架”思维时,老鬼曾指出——群体作战的核心要领,是合作与协同。快递主业的强大确实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做好生态也能通过资源利用最大化反哺快递实力的进一步提升。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接入更多渠道和资源的生态协同。
站在这个角度,生态链的竞争就是资源集聚的竞争。生态体系越成熟和完善,聚集和协同的资源也就越多。具体到韵达,亦不例外。
23周岁的“庆生会”上,韵达总部、各版块相关负责人作了汇报,并布置了下半年快递业务旺季工作。
旺季年年有,今年不一般。
如果说“双聚焦”和“双驱动”是韵达谋局未来的长期战略,那么如何打好接下来的旺季服务保障战,就是当下最要紧、也最迫切的任务。
如此“关键一仗”,具体怎么打?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表述:
韵达依然要紧紧围绕市场,一切从满足和便利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精益求精,注重价值竞争,与网点共拓市场,实现网络共生,构建合作共赢物流生态,提升全业务、全网络、全链路、全流程的快递服务品质;坚持数字驱动、服务领先,打造以快递为核心的综合供应链服务能力,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长长的一段话,用安德华的话来翻译一下,就是“两个核心竞争”:1.价值竞争;2.网点竞争。
关于“价值竞争”,早已是行业共识。
自去年国家邮政局及其它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和行政干预以来,快递江湖持续了两年的“价格战”日渐熄火,“反内卷”与“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的主基调。可以肯定,接下来的行业竞争,简单粗糙的“价格战”不会再重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价值战”和“服务战”将全面开打。
对各大快递来讲,即将到来的旺季之争,是最大的练兵场,也是最好的试金石。前述聂腾云提到的聚焦主业、聚合生态以及深挖需求、做好“三分”等都是作战思路的具体体现。
我们重点聊一下“网点竞争”。
网点不稳,链路难通;末端不牢,地动山摇。疫情阴影笼罩下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最近一年多来发生的诸多突发性事件,更是给所有快递公司敲响同一个警钟:网络的稳定性、服务确定性与网点(加盟商)的保障能力密切相关。而网点保障能力的建设和提升,又绝非一日之功,除了自身积累和努力,总部的赋能、支持、帮扶以及统筹调度等,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
韵达的体会,更为深刻。
这也是为什么韵达反复强调“要与网点共拓市场,实现网络共生,构建合作共赢物流生态”的深层次动因。
共拓、共生、共赢,实际上是三个阶段,既层层递进,又互为依托。总部必须要拿出态度、给出政策,以实际行动与网点协同作战,共同拓展市场,让加盟商和合作伙伴等赚到钱;“一荣俱荣”的过程中,打造利益共同体,结成命运共同体;“网络共生”的过程中,构建合作共赢的物流生态。
韵达的“网点竞争”之道,即在于此;旺季大作战的制胜关键,亦在于此。
结语
2021年,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大关。这个足够大、也足够稳的基本盘,就好比是一汪大海,撑起了当下“百舸争流”的局面。百舸之中,有巨轮,也有小船,将来还会诞生航空母舰。
大海的存在,为各家快递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但海面下涌动的暗潮以及随时有可能掀起的风浪,也处处透露着凶险。身处其中,稍有不惧,即有可能翻船。
舟至中流,不进则退。身处新一轮大变局,韵达能否乘势而上、破浪前行,我们拭目以待。
在中国快递市场上一直有一种说法,这就是“三通一达”,“通达系”快递几乎已经占据了中国快递市场的绝大多数的市场地位,而韵达无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然而就在最近韵达的财报公布了,去年净利润为14亿下降了近一半,业绩大幅度下降的韵达到底该咋
记者 | 杨霞2019年10月25日,一向低调的韵达难得地在上海举办韵达特快2019启动会,宣布推出一款以时效为核心的高端快递产品——韵达特快,将主要面向注重时效的客户。据悉,韵达此次发布的“韵达特快”主要特点有时效保证、高品质服务、专享
随着快递行业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韵达股份在2019年以15.8%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并且成为快递行业第二个跨入百亿票体量的公司,同时韵达也正式加入阿里战队组成"最强快递团",实现阿里与京东、顺丰的正面抗衡。曾经的"小弟"成为今天的"二
近日,有位浙江杭州萧山的网友发帖反映,自己今年10月通过韵达快递寄件,价值1770元,物流信息显示签收后快件却丢失,跟快递员反映后没有处理结果。最近通过韵达客服投诉,协商理赔800元但一直未落实。期间还收到100多条短信轰炸,都是注册贷款、
南都讯 记者 贝贝 快递行业中的大公司又出现新的动向。23日,南都记者留意到,韵达股份日前已召开董事会会议,宣布选举选举陈立英为联席董事长,工作范围为协助董事长聂腾云开展日常经营管理及履行部分工作职能。据南都记者了解,在此之前,陈立英长期担
襄阳物流园最新进展 有序推进韵达、京东等项目建设2022年3月3日,襄阳市襄州区领导率队调研襄阳物流园项目建设。区领导在韵达襄阳产业园、京东物流园等项目现场提出要求,相关部门要主动及时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促使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共
来源/方正证券物流指闻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德邦停牌期间,一场谈判仍在激烈进行着。3月2日,德邦股份发布公告称,因控股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交易各方正进行进一步沟通协商,且尚未签署相关交易协议,因此将继续停牌,预计不超过3
2022年,快运行业再次传来值得关注的消息。先是中通快运融资,然后是韵达快运业务于近日也传出了重磅新闻。一、韵达副总裁调任快运总裁据报道,原韵达股份副总裁赖世强在1月12日的韵达快运工作会议中,以韵达快运总裁的身份与家居供应链项目团队进行了
拟募资近30亿,为抢电商件等市场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下滑;去年做小贷和保理业务“放出”9亿元3月16日,沉寂一年的德邦物流再次吹响了IPO的号角。这是继顺丰、圆通等公司后,又一家对资本市场产生兴趣的快递公司。目前,德邦物流的两大业务分别是公路快
在顺丰、中通、京东等快递巨头发布半年报后,中国八家快递上市企业基本交出2021年半年答卷。但还有一家迟迟不见——昨日“零担之王”,今日“大件快递”主打者德邦快递。股价不能说明一切,但总能折射一些现象。8月20日,国务院首次推出农村寄递(快递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李卓作为长期深耕上市公司领域、关注新经济发展的财经专业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旗下智慧物流研究院、每经智库·未来商业研究中心自2020年10月起,每月定期推出中国快递物流健康监测报告。我们试图构建以邮政为核心的行业数据
总收入: 顺丰总营收超5家同行之和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8%。在收入方面,南都记者对比发现,2021年,顺丰、京东物流凭借其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形成的综合物流生态圈,取得远高于行业的收入水平,与此同时,中通、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两大超预期因素,给快递市场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推进,快递网络迅速恢复正常运转,增速逐月回升,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
圆通、顺丰、韵达、申通发布去年12月业绩前日晚间,圆通、顺丰、韵达、申通相继公布了12月份的业绩快报,算是给兵荒马乱的2020年完成了最后的收尾。延续了此前的发展态势,四家快递公司都出现了量涨价跌的情况,其中顺丰的业务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