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8:51:02 | 浏览:986
文:懂车帝原创 宋爱菊
[懂车帝原创 行业] 编者按:2022年已经正式收官,回望这一年,汽车行业是黑天鹅与灰犀牛交织其中、油价与车价各自起起伏伏。站在2022年的尾巴上,我们见证了长达14年的新能源补贴退出,也见证了减征购置税等优惠政策伴随2022年收官而结束。为回顾2022年这一年的跌宕变化,懂车帝特推出年度系列策划《2022·车市纪》,我们希望通过汽车格局重塑前夜的记录,为人们将来回溯历史时提供一个锚点。此为系列第十五篇:《2022·车市纪 | 本田日产持续失血/讴歌败走 日系在中国为啥不行了?》
光环褪色,日系神话已经破灭了吗?
我国有非常多的日系粉,但再大的粉丝基础也难以掩盖日系神话破灭的事实:机动车上险数据显示,2022年日系阵营在华共计销售436万辆,同比下降7.7%,这已经是日系车连续两年同比下跌,市场份额也再次萎缩至21%,相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为何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光环突然就破灭了?2022年哪些日系品牌在拖后腿?本期我们就深入聊一聊。
2022年上半年,丰田呈现大跌趋势,平均月销12万辆,若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丰田很可能以大跌30%收官。好在乘用车减免50%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及时出手,丰田下半年的月均销量回升至17万辆。机动车上险数据显示,丰田汽车以184万辆的成绩收官,同比增长13.2%。
丰田是2022年上险量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日系品牌
虽然零售成绩保持增长,但批发销量却呈现下降,丰田官方披露数据称,其2022年在华批发销量为194万辆,同比微降0.2%,为十年来首次下降。批发销量十年首降的背后,是丰田的经销商信心失守了吗?不过丰田汽车对下滑的原因解释是:中国疫情影响了到店率,从而影响了4S店及丰田的销量。不得不说这一套措辞很熟悉,很官方。
RAV4荣放2022年上险量同比下降约17%
如果说丰田品牌的销量下降,是日系平民车的败退,那么雷克萨斯的跌跌不休则意味着日系豪华车的战线正被逐步瓦解。机动车上险数据显示,雷克萨斯2022年累销18.4万辆,同比下跌16.1%,同时丰田官方披露的雷克萨斯批发销量同比减少约19%,这意味着雷克萨斯已经连续三年下跌。
雷克萨斯全系车型负增长
从热销车来看,雷克萨斯2022年销量过千的车型全系败退,失血最多的是雷克萨斯NX,降幅高达47%;雷克萨斯LM在2022年也“火”了一把,原因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碰撞事故后打不开车门,这也直观地影响了其销量,同比减少17.52%至3610辆。
雷克萨斯NX的销量几近腰斩
相比雷克萨斯,丰田的热销车型有不少仍保持正增长,如凯美瑞、威兰达、亚洲龙、YARiS L 致炫;另外,锋兰达和卡罗拉锐放这一对姊妹也是帮助丰田守江山的得力助手。而卡罗拉、雷凌、RAV4荣放及汉兰达则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
丰田、本田、日产被称为日系三剑客,且此前三者的销量规模和增速基本保持着相对一致的步调,然而那已然是过去式了。在2022年,本田的新车上险量萎缩至137万辆,同比下降10.85%;日产则失守100万辆阵地,败退23.03%至80万辆,跟丰田老大哥相比,还没有零头多。
日产2022年销量跌破100万辆,仅售80万辆
日产汽车在华销量的萎缩,源于旗下车型整体的溃败。从日产销量过千的车型同比增速来看,全系列产品均呈现不同幅度的降幅,过半车型的销量腰斩,如奇骏、骐达、劲客、途达、楼兰、蓝鸟。日产顶梁柱车型——轩逸,上险量也同比大降18%至41.5万辆。此外,艾睿雅这款电动车被称为日产的救命稻草,但因为定价等问题,它并未取得预期中的市场表现。不知道此情此景,是否又给日产浇了一盆冷水?
日产多款车型销量腰斩
日产似乎是从妄想用三缸奇骏教育用户后,销量在市场出现大崩盘,连带着除奇骏以外的车型销量也节节败退。不过日产好像已经知错了,据知情人爆料,日产正在重新研发四缸发动机,最快2024年搭载四缸发动机的新奇骏就会亮相。但是不是有点太晚了?看日产当前的失血速度,就怕四缸奇骏面世的时候日产已经濒临休克。
四缸奇骏或于2024年回归,但还能救日产于水火吗?
日产将来会不会休克不知道,但英菲尼迪确实快在中国市场混不下去了。机动车上险数据显示,日产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2022年仅售出6393辆,同比大降56.85%。具体车型来看,英菲尼迪QX50上险量为3371辆,相比上年减少近6000辆;英菲尼迪Q50L上险量为1564辆,同比大降65%。
本田旗下豪华品牌讴歌销量跌跌不休,2022年宣布2023年起退出中国市场
虽然日产和英菲尼迪处境凄惨,但本田也过得不如意。就具体车型来看,本田旗下仅雅阁、英仕派、飞度三款车实现正增长,其他被本田寄予厚望的车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幅。
本田XR-V降幅较大,达42%
更让本田心灰意冷的是,讴歌入华16年一直不温不火,巅峰时期也仅售出1.6万辆,这让本田希望讴歌年销10万辆的愿景落空。2022年4月,本田正式放弃讴歌,宣布将于2023年起停产停售讴歌相关车型。2022年是讴歌最后一个完整年,全年共售出2083辆,同比大跌68%。
如果说2022年是日系的寒冬,那巨头们日子再难余粮还是有的,但小众日系品牌却是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了。2022年,高颜值重操控的马自达粉丝流失严重,全年上险量10.8万辆,同比减少42.49%;因销量下滑严重,一汽马自达已于2021年解散,其销售车型并入长安马自达。但在2022年,马自达的销量仍陷入跌跌不休的困境,可以说,马自达已经到了危急时刻,所以,马自达粉丝你们在哪里?
而三菱的处境显然比马自达更加危急,数据显示,三菱2022年仅交付2.9万辆,同比上年的6.7万辆骤减56.3%;车型断代、且越来越边缘化的三菱已被多数消费者预测为,继铃木之后下一个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值得一提的是,铃木虽然于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但它仍以进口的形式销售,2022年共计售出1.1万辆,同比下降13.63%。
三菱多款车型销量骤减,其中劲炫ASX销量大降79%
斯巴鲁也是一个个性小众的日系品牌,但它也面临着严重的销量困境。2022年,斯巴鲁共计销售约1.2万辆,同比下降31.55%。五十铃则是一个皮卡车型居多的品牌,其2022年仅售出927辆,同比下降18.97%。
小众日系品牌具体车型上险量及同比增速
写在最后:
从2022年各大日系品牌的上险量数据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就是,日系车在中国市场风光不再。如果要问为什么?首先,从外部竞争环境来看,日系如今受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冲击,日系车省油的核心优势正在被自主品牌的插混/增程式/纯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的车型替代,上险数据显示,2022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扩张至44%,年销约750万辆。
其次,从内部原因来看,日系车仍未放下其固有的傲慢,比如在丰田系碰撞后不能打开车门等热门事件中,官方始终没有给消费者一个正面的回应;而在懂车帝车市调查时,也经常看到北京地区的本田丰田4S店,其工作人员对待消费者冷淡的服务态度、以及经销商的加价等行为,都在消耗中国消费者对日系车积累的好感度。最后,日系车的质量故障和相关投诉也越来越多,这进一步透支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你是日系粉吗?你认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2022·车市纪”系列阅读:
第一篇:《2022·车市纪 | 这一年“绝迹江湖”的汽车品牌们:再见了,消费者!》
第二篇:《2022·车市纪 | 动力电池回收乱象:废旧电池价格成谜 正规军难敌黑户》
第三篇:《2022·车市纪 | 撞不起的“电动爹”:天价维修费,问题到底出在哪?》
第四篇:《2022·车市纪 | 比亚迪打响“断油”第一枪,燃油车寿命进入倒计时?》
第五篇:《2022·车市纪 | 用户吐槽价格贵/体验差,自动驾驶“驶入”寒冬?》
第六篇:《2022·车市纪 | 欧洲车企开始“颤抖”?中国车企重金买船加速出海》
第七篇:《2022·车市纪 | 实探新能源门店:比亚迪/小鹏热销 理想月销或超2万辆》
第八篇:《2022·车市纪 | 实探年终车市:油车最后的狂欢?丰田/吉利等卖疯了》
第九篇:《2022·车市纪 | 车企持续薅羊毛/车主被迫当韭菜,软件付费陷争议》
第十篇:《2022·车市纪 | 华为"不造车"承诺将作废,拿捏灵魂后如何快速搞钱?》
第十一篇:《2022·车市纪 | 为成长or为圈钱?极氪/埃安等“传二代”集体冲击IPO》
第十二篇:《2022·车市纪 | 工厂停产/4S撤店,威马这次真“危”了?》
第十三篇:《2022·车市纪 | 车企年销目标:比亚迪冲破终点线,余承东牛皮吹大了》
第十四篇:《2022·车市纪 | 德系车销量下滑超30万辆:大众“神车”朗逸大跌18%》
有的人,为了给房地产站台,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近期,某媒体爆了个大新闻:“房价结束11个月连跌,住宅均价上涨4.1%,住宅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升26.2个百分点”一些自媒体也开始起哄,搞出一些骇人听闻的标题:“大会定调,房价又要涨了?”“房价
文 | 刘建中 陈汐2020年,房地产行情火热。民营房企借了大量债务,盲目扩大规模。当时的普遍情况是,企业拥有一块钱却要干五块钱的事。2020年,房地产行业已经乱象丛生。有的企业,一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启动资金不到3000万元,即一块钱干
前言:一个很奇怪的现象,2020年之前,中国的楼市像火箭一样,到处开发,不管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在大量的拆迁,大量得建设,房产中介满大街都是,连扫地的阿姨都在分析国内的房价走势。2020年后随着调控的逐渐收紧,房子的交易量开始下滑,
#2月财经新势力#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79篇原创文章2023年,就在多地楼市出现明显复苏,中介和舆论开始躁动,准备酝酿和迎接新一轮似乎即将到来的房价行情的同时,一些关键而又微妙的国家动向,正在发生。关于楼市回暖这事儿,值得开篇展开聊几句。年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474篇原创文章:2022年,正式进入倒计时,随着最后一个工作日(12月30日)的结束,留给这个一言难尽的年份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还有最后一天,就将迎来全新的一年,还有不到22天,对于所有中国民众心心念念的辞旧迎新重要节日
现在全国的房地产都是一个困局,除了拖好像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本来年初一线城市有了一波小阳春,结果3月下旬开始全国楼市又迅速降温,一二线全凉,形势非常不乐观。现在多地开始放松甚至取消限购,这样做的确能刺激一部分人进场购买,但同时刺激了前两年高息
#4月财经新势力#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658篇原创文章这篇文章,回归本行,和大家分享几个2023年最新关于房地产经济和楼市的重要动向。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化从98年“房改”开始,慢慢的发展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来。然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城市
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大规模开发投资快速增长,但房地产行业两极化情况愈演愈烈。刚需的用户盼着降房价,投资的用户盼着涨。而房地产作为一大经济支柱涨也不是降也
众所周知,在过去5年时间里,房地产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市场信心低迷,融资阻力不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那么问题来了,是否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自2023年起,房地产会逐渐被抛弃掉”,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请你特别注意,2023年房
吉宝置业中国总裁黄良杰中房报记者 付珊珊 上海报道一栋楼龄超过20年的楼宇经过改造后租金溢价10%,楼栋估值增加3%,这就是“项目更新”的魅力。这栋超低能耗大楼就是在新加坡拥有标杆影响力的吉宝湾大厦,为它进行改造的是新加坡企业吉宝置业。如今